(相关资料图)
在日前开展的“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中,普陀区主要领导在调研沈家门、东港的城区亮化工程后决定,要进一步做好城市夜景亮化工程,提升城市颜值、品质和品位,提高城市精细化水平。打造不夜城、点燃夜生活,这应该也是各地共同面对的课题。
最近几年,我市城市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尤其是灯火璀璨的夜景更让人们流连忘返,这从朋友圈里争奇斗艳的美图中就可见一斑。普陀城区也同样如此,温馨浪漫的“夜普陀”丰富了百姓生活,也吸引着八方来客。不过,对标高品质依然存在不够亮、不够美的短板。着力打造展示城市特色的夜间地标,使装饰性亮化、功能性照明交相辉映,让商业区、生活区、生态区各得其所,还须不断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让城市的夜景亮起来、美起来,这是满足夜生活、拉动夜消费之需。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以及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早已成为过去式,人们日益把夜间作为高品质生活的“舒适区”。拉动内需、提振消费,繁荣业态、促进就业,“夜市面”同样潜力无穷。从某种意义上说,夜间的“亮度”也体现着一座城市的发达程度。理所当然,城市夜景亮化业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公共服务。
城市夜景亮化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建共享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规划引领、精准实施。眼下,要结合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开展调研、倾听群众意见,着重抓好重点地段、重点区域的亮化工程,争取让老百姓“眼前一亮”。与此同时,也要讲究科学、注重美学,做到该亮则亮、该暗则暗,尤其要为鸟儿留出栖息的自然环境。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2 西南地质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8 联系邮箱: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