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 > 正文

【环球快播报】华亭:致富路子“种”出来

2023-04-10 16:33:20 来源:中国甘肃网 分享到:

“这段时间,一大棚一天能采摘四百斤左右蘑菇,收入一千多元。”4月9日,走进华亭市东华镇黎明川,正在蔬菜大棚里忙碌的蘑菇种植大户唐文波说,他的蘑菇每天早晨采摘,当天就可以全部卖完。


(资料图)

“我父亲种了一辈子菜,靠种菜的收入养活了我们一大家子人,对种菜有了感情,舍不得丢掉这个活计。2013年,我从外地回来后,就接手了父亲的菜棚,‘子承父业’,当起了‘菜二代’。”唐文波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种大棚菜,只要打好品种、科技和营销‘三张牌’,不断提高蔬菜的品质,也能能做出精品,‘种出’幸福。”

同样,抢抓当下时令,黎明村菜农杨春燕也正在大棚里忙着翻土消毒,起垄下苗。

“现在,大家对无污染的生态蔬菜越来越青睐,只要在下苗前对土壤消毒扎实,蔬菜在生长过程中病虫害就少,喷施的农药就少,长出来的菜自然就好。”杨春燕说,“如今,大棚种菜跟过去露天种地靠天吃饭可是大不一样了,处处要讲科技。你看,咱这菜棚里还挂上了黏虫板、安装了太阳能频振杀虫灯,开花、坐果、摘花、疏叶等各个环节,都有农技专家上门手把手指导,有了这些高科技保驾护航,咱就不愁种不出好菜。”

杨春燕介绍,去年,她种了两大棚西红柿和辣椒,盛产期一天就能摘400多斤西红柿和辣椒,收入600多元。“以前种露地蔬菜经常出现收获季节丰产不丰收的现象,价格大起大落,我们菜农很难有稳定的收益。而大棚春季育上菜苗,夏秋两季栽植黄瓜和西红柿,冬季种上芹菜、勺勺菜等青叶菜,能实现了一年三收,天天进钱。现在,只要人勤快,懂技术,大棚里就能‘种’出来致富路。”

这段时间,在西华镇草滩村标准化药材产业基地里,沣西公司负责人张永泰每天都要组织群众20余人帮忙种植独活。与去年相比,这个基地面积扩大了一倍以上,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及邻近村庄种植药材达到1000余亩,用工量也翻了一番。

“从三月份起,我们就开始开工了,每天都有农业机械边开荒、边整地,同时人工移栽药苗,力争这一周完成这100余亩的种植任务。”据张永泰介绍,今年公司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辐射带动周边群众100余户种植独活近2000余亩,眼下种植已全面铺开,每天用工也在不断增加。

“春天起药苗、栽药,夏天除草、间苗,秋天采收,冬天晾晒,一年四季基地都有活。”50岁的村民张桂香一边栽药一边说。在地里干活的,大多数都是和她年龄相仿的妇女和闲散劳动力,从种到管到收,仅人工费用一项,村民人均收入超过千元。

今年以来,华亭市把农业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抢抓农时节令,引导群众全力发展致富产业,在土地上“种”出了一条条特色鲜明的致富路子。

目前,研究制定了农业产业发展扶持方案,谋划人畜分离养殖小区等农业产业类项目91个,概算总投资6.16亿元;有序组织实施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不断扩大畜禽出栏量和蔬菜、核桃、药材等种植产业规模,牛、猪、羊、家禽出栏量分别增长25.7%、28.7%、20.5%、18.8%;中药材育苗80亩,新植1000亩,引进蔬菜优质品种16个、育苗700万株,种植蔬菜1066.3亩。

通讯员张小兵

关键词:

x 广告

注意!河南发布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黄色预警

8月27日,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和河南省气象局联合发布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黄色预警,具体内容如下:一、区域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2022年8月27

4.2万余名残疾人有了专属辅助器具

市残联辅助器具中心为我提供的这辆轮椅,可以躺可以坐,时间长也不太累。由于交通事故导致高位截瘫,张家口市桥东区重度肢体残疾人边海卧病

大庆航空救援支队张家口驻防队伍圆满完成任务

近日,在跨省驻防460余天,圆满完成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张家口赛区森林防灭火、应急救援等安保任务后,大庆航空救援支队张家口驻防

张家口宣化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全面提升登记服务工作效率

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半个小时就办完了,没想到这么方便。近日,在宣化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前来办理房屋抵押手续的市民孙淑苗高兴地对记者说

助力重点群体稳定就业 张家口开展“春风行动”网络招聘活动

为保障企业用工需求,助力重点群体稳定就业,今年以来,张家口市人社部门联合工信、民政等部门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春风行动网络招聘活动。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西南地质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8   联系邮箱: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