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 > 正文

今热点:春将尽夏将至!谷雨时节全国春播地图来了

2023-04-20 21:50:48 来源:中国天气网 分享到:

春生万物,雨生百谷。今天(4月20日)开始,我国进入谷雨节气,这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自此天气渐暖,雨水增多,正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中国天气网推出全国春播地图,看哪里雨水丰沛利五谷。

【全国春播地图】雨生百谷 万物逢时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谷雨蕴涵着“雨生百谷”之意。此时节,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正是万物生长的最佳时节。

从中国天气网推出的全国春播地图可以看出,谷雨时节,华南、江南大部、西南地区东部以及甘肃中东部、宁夏等地已完成春播,东北、华北、黄淮等地处于春播进行时,谷雨期间的天气趋势对作物来说至关重要。

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张娟介绍,今年谷雨节气期间冷空气活动将较为频繁,前期南方降水将较常年同期偏多。其中4月20至23日中东部有较大范围降水,陕西、四川盆地、江南一带有中到大雨,局地有暴雨,雨势较大不宜播种。

27至29日随着冷空气活动,我国中东部地区可能还将经历一次较大范围的降水过程,大部分地区以小雨为主,其中南方不少地区有中到大雨,部分地区暴雨,对于正在春播进程中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来说可能会有影响;此外,华北西部、黑龙江部分地区也将会有中到大雨出现。上述地区的小伙伴需关注临近预报,加强田间管理,降水偏多地区及时清沟理墒,防范湿渍害影响。

【谷雨气韵】雨水丰沛 草木峥嵘

“谷雨,谷得雨而生也。”人们对此时的雨水格外珍视。谷雨时节,水润万物,天气回暖,草木峥嵘,春光无限。

宋代诗人黄庭坚诗中“风吹雨洗一城花”描写的飞花落絮、风吹雨洗,正是谷雨时节的景象。多雨是谷雨时节的气候特点,当冷暖空气交汇,雨水不仅多且下得急,华南地区往往开启了雨季。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过后,寒潮天气随之而逝,天地更是换新色,气温回升较快,很少再出现霜冻天气。

“谷雨春光晓,山川黛色青。”时至暮春,我国大部花草繁茂、绿林成茵,春季版图达一年鼎盛,可覆盖超500万平方公里国土。不过,这也意味着春将尽、夏将至,大家不妨抓住春天的尾巴,好好饱览春光。

【谷雨物候】浮萍生长 鸟鸣催耕

谷雨物语是:一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三候戴胜降于桑。谷雨时,因降雨增多,浮萍开始生长且长势迅速;布谷鸟也开始蠢蠢欲动,鸣叫预示着催耕;桑树上可见到戴胜鸟(又称鸡冠鸟),桑叶繁盛,蚕事既登。

“谷雨三朝看牡丹”,谷雨前后正是牡丹花开的主要时段,牡丹花还被称为“谷雨花”。此时的牡丹艳如胭脂,灿若云霞,是谷雨时节最明艳的亮色。

【谷雨习俗】赏花品茗 踏青怡情

谷雨是春日最后的狂欢,采春茶、食香椿、走谷雨……人们用满满的仪式感来品味春天。在南方,有谷雨采茶的习俗,谷雨前后采摘的茶叶色泽青黄嫩绿,闻之清香,嚼之微苦中带清凉,喝一杯尽享春天的味道;在北方,则有谷雨吃香椿的习俗,此时恰逢香椿上市,醇香爽口,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将吃“椿”看作吃“春”,寓意十分美好。

民间还有“走谷雨”的风俗,谷雨这天,人们走亲串门或踏青春游,赏赏牡丹,与自然相融合,一呼一吸都渗透着春的味道。谷雨时节赏牡丹的习俗已绵延千年,时至今日,山东菏泽、河南洛阳、四川彭州等地仍会在谷雨时节举行牡丹花会,供人们观赏。

【谷雨农事】农忙春耕 水润万物

所谓雨生百谷,谷雨正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也是越冬作物冬小麦的抽穗扬花期,春播作物玉米、棉花的幼苗期,这些作物都需要充沛的雨水来促进发育生长。

“春风吹尽繁花落,一场好雨送春归。”谷雨时节,意味着春将尽,夏将至。快抓住春天的小尾巴,拥抱暮春绝色,莫负春光,与一切美好不期而遇!

责编:戴蓉

来源:中国天气网

关键词:

x 广告

注意!河南发布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黄色预警

8月27日,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和河南省气象局联合发布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黄色预警,具体内容如下:一、区域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2022年8月27

4.2万余名残疾人有了专属辅助器具

市残联辅助器具中心为我提供的这辆轮椅,可以躺可以坐,时间长也不太累。由于交通事故导致高位截瘫,张家口市桥东区重度肢体残疾人边海卧病

大庆航空救援支队张家口驻防队伍圆满完成任务

近日,在跨省驻防460余天,圆满完成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张家口赛区森林防灭火、应急救援等安保任务后,大庆航空救援支队张家口驻防

张家口宣化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全面提升登记服务工作效率

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半个小时就办完了,没想到这么方便。近日,在宣化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前来办理房屋抵押手续的市民孙淑苗高兴地对记者说

助力重点群体稳定就业 张家口开展“春风行动”网络招聘活动

为保障企业用工需求,助力重点群体稳定就业,今年以来,张家口市人社部门联合工信、民政等部门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春风行动网络招聘活动。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西南地质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8   联系邮箱:39 60 29 14 2@qq.com